公司动态分类
苏州图书馆欧洲杯

  欧洲杯大家下午好,今天要讲的是有法无式,要有创新意识。园林魅力主要是因为它不一样,有法无式,自由发挥的空间特别大。

  独步天下的中国园林,其美学具有原创性、恒久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性。但近代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技术和文化逐渐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当今时代,“欧陆风”、“北美风”刮得十分强劲,源自西方的“景观”理论几乎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景境”原则。

  当代许多设计师往往满足于景观造型,大片的草坪、甚至还点缀着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员的裸体雕塑,中国园林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荡然,千城一面,甚至千镇一面,玻璃幕墙和钢制家具,这种冷漠的、极度简约的、缺乏民族特点的设计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没有了个性。非文化非科学折衷主义或者大杂烩式的城市景观,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败笔,令人失望。与此同时,以景观学的视角和理论批判中国古典园林的所谓“走向新景观”也有了一些市场。他们宣称:“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遗产保护理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钢筋水泥、玻璃和钢及各种人工材料欧洲杯,都使经验的《园冶》成为过去的遗产”等等。

  想当年,有人舍弃了自己的文化而欢呼西方文明的时候,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这样说:“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是把欧美文化搬来了就成功。中国旧文化中实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我实在极尊崇西洋的学术艺术,不过不复敢藐视中国的文化罢了。并且主张中国以后的文化发展,还是极力发挥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

  诚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任何外来文化元素,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经过中华文化过滤方能生根发芽,这样,民族传统与现代风格双轨并行而又以民族特色为底色,“所以,低碳、节约、多文化、少追求刺激,应该是中国风景园林的现实前途,也是未来能够引领世界的前途”

  中国园林美学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欧洲杯,宛自天开”,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是激发艺术创作灵感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历史使人明智,中国三千年构园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构园手法在遵循“中和”、追求意境的则前提下,从山水诗词、山水绘画及其理论中获取启迪,充分发挥传统的“有法无式”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感性与理性、写意与写实、自由与规整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建造技巧,巧妙地将空间创造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构筑与观念体系,在当今特别是在南方城市的住宅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

  这里,我们仅就“有法无式”营构法则略作阐释,以期对当代园林营构和环境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如果一味因袭固定的程式,艺术形式就会陷于僵化、艺术生命也会濒于枯竭,这样的艺术自然会失去生存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几千年来能生生不息,因为她遵循的营构法则是有法无式、一法多式,为设计者因地制宜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明郑元勋《园冶题词》:“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此计无否之变化,从心不从法,为不可及。而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尤足快也。予与无否交最久,常以剩水残山,不足穷其底蕴,妄欲罗十岳为一区,驱五丁为众役,悉致琪华瑶草、古木仙禽,供其点缀,使大地焕然改观,是亦快事,恨无此大主人耳。然则无否能大而不能小乎?是又不然。所谓地与人俱有异宜,善于用因,莫无否若也。即予卜筑城南,芦汀柳岸之间,仅广十笏,经无否略为区画,别现灵幽。予自负少解结构,质之无否,愧如拙鸠。宇内不少名流韵士,小筑卧游,何可不问途无否!但恐未能分身四应,庶几以《园冶》一编代之。然予终恨无否之智巧不可传,而所传者只其成法,犹之乎未传也。但变而通,通已有其本,则无传,终不如有传之足述。近日之国能,即他日之规矩,安知不与《考工记》并为脍炙乎?”

  造园做到“从心不从法”,“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可说已达“随心所欲”、“任意挥洒”的高度,因而计成被称作“国能”,而《园冶》亦视作堪与经典《考工记》齐名之作。阚铎《园冶识语》“盖营造之事,法式并重,掇山有法无式,初非盖阙,掇山理石,因地制宜,固不可执定镜以求西子也。”

  法是理论,如因地制宜、因借等,“式”就是“景”的形象,也即具体式样。以被称为“秦汉典范”的“一池三岛”的仙境创作为例,该景是以深厚的文化为创作背景的景境,缥缈的仙境,寄托着人们对于纷扰、短促的人生的超脱心理,也是中国园林创作中的不懈主题。蓬莱仙境是神山和大海的结合,其中,山、水、石、植物、建筑,一应俱全,恰好正是后世造园的几个基本要素。但在具体创作中,一池三岛的湖岛艺术形象绝不雷同。

  以私家园林的仙岛造型为例子:苏州拙政园中部水中,自西至东安置了三岛: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中岛土山最大,平面椭圆形,野水回环,以石护坡,坡度平缓,一亭踞上,名“雪香云蔚”,卷棚歇山顶,屋顶坡度平缓,水戗发戗,形式简朴,与土山自然环境相协调。冬末春初,山上梅花盛开,暗香浮动。“雪香云蔚”西南方六角小亭““荷风四面亭”,攒尖顶,嫩戗发戗,位于广阔浩渺的水池之中,四面贴水,“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可似澄怀园,近光楼下看。”雪香云蔚亭与东侧的土山一溪之隔,溪间覆以小桥,土山平面略成三角形,小而略高耸,四周夹种橘树,更有乌柏成林,筑“待霜亭”,取唐韦应物《故人重九日求桔》诗歌中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诗意。

  洞庭山产橘,待霜降始红。此地原植柑桔数本,王右军《黄柑帖》亦云“霜未降,未可多得。”本意点出橘红时的佳境,霜降橘始红,所以必须“待”之。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曾云:“倚亭嘉树玉离离,照眼黄金子满枝。千里勤王苞贡后,一年好景雨霜时。向来屈傅曾留诵,老去韦郎更有诗。珍重主人偏赏识,风情原许右军知。”洞庭出产之“贡橘”,是用来“千里勤王”的。以橘题额,亦藉橘言志,含屈原《橘颂》、王右军《黄柑帖》、韦应物《故人重九日求桔》诸意。

  “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山”,计成所谓“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三岛大小参差、高低错落,“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之瀛壶也”(计成《园冶?掇山》),既令人产生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之遐想,又得四季季相变化之美色。

  南京瞻园为一水带三山,南山、西山和北山的布置呈纵向带状散点布置。

  南假山巍峨雄浑,由1800多吨太湖石经筛选后,按纹理走向拼成斜列状;石缝成竖向相叠以水泥沙浆胶合置于山后;为承受硕大无比的山体重压,底部打下梅花桩,桩中缝隙用石块挤紧,使之既经得起游人的攀登,又经得起暴风骤雨的冲刷;山有两重层次,分别以石包土,土包石的方法相互交替使用;轮廓上采取矮山伴高山错落有致的方式。假山叠成绝壁、主峰、危崖、洞龛、钟乳石、山谷、配峰、次峰、步石、石径,山势左右环抱,山顶奇峰兀立,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舒缓地伸向水面,一条瀑布从山巅飞泻,如蛟龙出洞,似白练飞舞。飞瀑流泉,闪珠溅玉,声震幽谷;山上石洞中,有石钟乳倒悬,形成微型的溶洞奇观。使南假山呈现嶙峋多姿、群峰跌宕、层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壮丽景观,加上人工瀑布与水洞,遍植的藤萝、红枫、樱花、牡丹与铺地黑松,使南假山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展现出一幅青松伴崖石的美妙画卷。飞瀑与奇峰异石珠联璧合,宛若人间仙境。

  北假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陡壁雄峙,原为明代遗物,“高高低低都是太湖石堆的玲珑山子”(吴敬梓《儒林外史》)现虽部分已毁,仍具有自然野趣;尚保留有若干明代“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叠山技法,临水有石壁,下有石径,临石壁有贴近水面的双曲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山腹中有盘龙、伏虎、三猿诸洞。假山石壁下临水有两层较大的石矶,为明代旧物,有高有低,有凸有凹,高低错落,更凸现北山石壁的挺拔高峻,中有悬洞,形态自然,丰富了岸线的变化,矶上有块“水镜石”,形似铜盘,中聚雨滴,犹如“水镜”。石矶戏水成为园林一景。为了弥补北山尚显低矮之缺陷,整修时在主峰上新砌三叠石屏,既遮挡了影响画面构图的北部西式高楼,又平添了北山的崇山峻岭之意境,还参照苏州环秀山庄的风格,在东北角依墙顺势新叠一临池峭壁。改造后的北景区可谓山重山,水重水,佳山妙水浑然一体。

  西假山则以土为主体,蜿蜒如龙,花木葱茏,用太湖石驳岸,石头犹从土中长出,充满自然野趣,山侧留一洞口,供游人涉足探幽。山上有为赏景而设的“岁寒亭”和形同折扇而得名的“扇亭”,四周种有常青乔木,绿意浓郁,苍翠欲滴,山林幽雅,游人至此,仿佛步入仙境。

  苏州留园中部清池中则仅以一“小蓬莱”岛象征三岛,岛在两座曲桥中间,犹飞落一泓碧水之中,满架紫藤,紫藤架下仙鹤正翩翩起舞,渲染强化了紫气东来的仙境氛围,青霞缥缈,碧波漾荡。

  清代园中的小蓬莱在西部假山上,“仿佛蓬莱烟景,宛然在目”(园主自序)。

  台湾林本源园林在一狭长的小方池中垒土成三座略呈圆形的大小土山,以象征海中神山,十分写意抽象。

  皇家园林一池三岛虽也遵循严格的传统之制,但自秦至清,在园林中的布局形象同样各有千秋。

  北海的“一池三山”構思佈局,形式獨特,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北海象徵“太液池”。以“瓊華島”象徵蓬萊仙島,島上建“瑤光殿”、“廣寒殿”,清代,在廣寒殿遺址上建塔立寺,稱“白塔寺”,後改稱“永安寺”,稱瓊華島為白塔山,成為全園的中心。

  承德山莊湖區的“芝徑雲堤”,“夾水為堤,逶迤曲折,徑分三枝,列大小洲三,形若芝英、若雲朵、複若如意。

  頤和園昆明湖中原來也為五島:南湖島、藻鑒堂、冶鏡閣、知春亭和鳳凰墩,也是海中蓬壺的象徵。

  借鉴洞庭曲溪园的设计。苏州东山的“曲溪园”,直接引太湖水入园。利用东山崇山峻岭,流水潺潺的地利,在上游栏蓄山洪,导经园内再泄入太湖。

  再以园林中“寿”字纹样为例,纹饰多变,单纯文字“寿”比较少见。“寿”字纹饰多变高度图案。寿字的字头往往加工为如意头。

  有中心一个圆形寿称“圆寿”,四方形的称“长寿”,还有左右双寿、多个寿字,饰以夔纹、卍纹,嵌蝶纹、蝙蝠纹、海棠、如意、牡丹、橄榄,组成阖家如意长寿、富贵长寿、福寿万代、五福捧寿、长春寿字、多福多寿、福寿双全等吉祥寓意。

  圆为圆满之意,圆又成团,团是最稳当的,圆寿也就有了稳固之意。

  山墙上的团寿外围着如意云纹;门楼上嵌的圆寿则在祥云、卍纹、蝙蝠、向日葵等吉祥物簇拥下。

  两个团寿造型相似,但旁边的纹饰不同:上图是双夔龙捧寿,团寿又兼“珠”,变为双夔龙嬉“珠”,夔龙为传说中的一足龙形动物,相传原为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后人混为一人,遂有夔龙之名。又误将“夔一而足”误夔为一足之人,《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无如矣。’”后来,又从夔为一足之人传为兽名,夔龙连称,成为传说只有一足的龙形动物:《说文?夂部》:“夔,神魖也。如龙,一足……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幅面中心嵌寿,有的寿字因图案化而显得与文字“寿”相差甚远,但纹样更具艺术味。

  多寿共一幅也经常出现。狮子林有孔花窗五个角各有一寿字,五边嵌一蝙蝠,五寿五福捧圆寿。很多是是左右双寿,但图案略异:有的中心海棠纹,左右嵌如意头;有的如意海棠双寿,中心为龟背银锭纹;也有左右双寿,无嵌饰。有幅面主纹为斗方套海棠,四角分嵌四寿字(拙政园),有五朵如意纹及如意头纹,每一海棠纹即有一寿字。寿字的字体也各有变化。

  计成在《园冶?园说》中明确主张“制式新番,裁除旧套”。要求因地制宜,不断翻新“制式”,以永苞艺术生命。

  崇祯七年(1634),计成为郑元勋所构影园“大抵地方广不过数亩,而无易尽之患,山径不上下穿,而可坦步,然皆自然幽折,不见人工,一花、一竹、一石,皆适其宜……

  尽翻成格,庶几有朴野之致。园林中没有相同的两座建筑。如避暑山庄这座皇家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赞为“集东方哲学思想之大成”的伟大作品,是一座民族和宗教的历史博物馆,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避暑山庄宫墙外的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环绕在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的一组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群。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的“办事处”,又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

  在这里可以瞻仰西藏布达拉宫的气势、浏览日喀则扎会伦布寺的雄奇、领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风采、欣睹新疆伊犁固尔扎庙的身影,还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汉、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

  须弥福寿: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即吉祥的须弥山。仿六世班禅在后藏居住的扎什伦布寺形制。

  圆明三园的建筑物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不落官式规范的窠臼。建筑鲜用斗拱,屋顶形式仅安佑宫大殿为四阿顶,其余九脊顶、排山、硬山或作卷棚式,不同正脊,一反宫殿建筑制度。创造出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卍字形等等。圆明园的每一座小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

  私家园林空间有限,使用功能与观赏价值兼具,更在因地制宜、花式翻新上做文章。建筑彼此位置,各不相师,而各臻其妙。

  拙政园住宅东花厅,兼有数种结构形式特点:厅南、北两部分平面大小相同,均有纱鬲挂落相隔,南部梁作为扁作,椽呈菱角形和鹤胫形,北部梁架为圆作,椽呈船蓬形,如同鸳鸯厅;厅南、厅北梁架均有轩和内三界,如同轩、馆;前后步柱不落地,又是花篮厅的做法。

  留园曲溪楼位于中部东侧,其北侧西楼稍后退,两楼一前一后,一长一短,一高一低,组成主次分明而又统一的整体。

  曲溪楼底层设有门洞和空窗,上层中间为半窗,两边为白粉墙上设砖框景窗,上下层形成虚实对比,建筑形象鲜明。尤其巧妙的是屋顶的处理,曲溪楼和西楼底层功能主要作为通道,进深较浅,如按常规,屋顶为两坡顶,必然觉得屋顶高度低,和墙体不协调。现屋顶为一面坡,将屋顶高度提高了一倍,使建筑整体比例十分得体,手法灵活巧妙。

  沧浪亭看山楼位于园东南隅,楼架在黄石堆叠的假山洞上,苑如一体。为使整体造型和谐,处理成楼前一层,后为二层,高低屋檐交错,飞檐翘角,外型别致,富有动态。

  狮子林真趣亭,形体较大,亭平面长方形,卷棚歇山顶,嫩戗发戗。亭内前二柱为花篮吊柱,后用纱隔成内廊,亭内天花装饰性强,扁作大梁上为菱角轩和船蓬轩,雕梁画栋,彩绘鎏金,鹅胫椅短柱柱头为座狮,独具风格。

  残粒园括苍亭,位于园西北角湖石假山上,山中有石洞,入洞循石级可上亭。亭内部处理巧妙,后部因下有石级处理成坑床形式,侧面为书架和博古架,有书卷气。

  桥梁品类众多。苏州园林地处水乡,桥梁品类众多,有拱桥、曲桥、飞梁、虹桥,步石等,园与园之间绝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座桥;一园之中,更无类似的两座桥,如网师园彩霞池周三桥,一为微型小拱桥、一为曲桥,一为未经雕琢的黄石条。

  江南园林中舟舫数量之多、品类之全、造型之美,堪称一绝。品类大体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和抽象主义三类。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创作的旱船,艺术上追求形似,竭力模仿现实的真画舫,完全建在水中。用石造台基做成船舷的形式,上部木构船舱,做得酷似画舫的头舱、中舱和尾舱。如颐和园清晏舫、狮子林的石舫。

  集萃型:写实主义的画舫,亦多建于水边,乍一看基本上是一座建筑,但仔细看它的内部空间处理却和真画舫很相似。船和池岸之间有小型石板式的梁桥,可视为跳板,船头露天而三面开敞,低亚近水,绕以矮栏,宛似平台。船体有三个屋顶:较高的歇山顶,象征头舱,俗称纱帽顶,占舫长二分之一,气势轩昂,颇有气魄;象征中舱的屋顶较低,舱内一般施一堂隔扇,分作内外两舱,顶为两披式,两旁置和合窗,光线充足,明朗清晰,实为水榭;尾舱两层,歇山顶,最高,状若飞举,登之可饱览四周景色,实为楼阁。这样,它集桥、台、轩、榭、楼五种建筑美于一身,既有具象的模仿,又有抽象的集成,属于“集萃型”。在艺术上,它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是成功的艺术品。

  抽象主义:写意的抽象主义的画舫,外观基本上看不出画舫的形象,只是以纵长的内部空间或支摘窗等而勾起人们对船舱及舷窗的联想,加上题名的启示,就可以产生画舫荡漾、穿越于丛山野水之中的意境。这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最典型的是完全建在陆地的船厅,平面作长方形,屋顶为卷棚歇山式,外观与厅堂无异。短边两面设长窗,长边两面装半窗;内部装修分三段为旱船形式。如怡园的“石舫”,全建在陆地,然室作舫形,窗外两面置有湖石,舫游之趣,均于想象中获得,极富诗意。

  苏州园林中还有建在山上的这种神似的舫。如虎丘台地园拥翠山庄的“月驾轩”。此轩南北两头接以小轩,整个形体如同船艇,旧有题额曰“不波小艇”,点出了其为陆舟。加上苏州状元陆润庠所撰对联:“陆居非屋,水居非舟。”皆在似与不似之间,催人想象,极富逸趣。这类神似的舟舫,也有不少是建于水边的。如留园中部景区的主要建筑“涵碧山房”,是一座依房而建的单面歇山二层楼,两面皆临荷花水池,底层三面矮墙,墙上设吴王靠,有题额曰“恰航”,取杜甫的“野航恰受两三人”诗句意。正好野航,把人们的思绪与船联系了起来。这时,如侧身依吴王靠憩坐,仿佛置身于舟楫之中。北眺山色苍翠,波光潋滟,南望峻峭假山,宛如舟楫正穿行于山壑之间。更妙的是,如果人们从“曲溪楼”或池北的“小蓬莱”望“明瑟楼”,则此楼仿佛一艘画舫尾部的后舱,与其毗连的“涵碧山房”犹如中舱。

  因地制宜、不因循守旧是创作的关键。如畅园的船厅“涤我尘襟”,临湖满装象征画舫舷窗的和合窗,下部则按水榭的一般处理,安设通长的鹅颈椅,为防止与局促的湖面比例失调,特采取写意手法,避免具象,在体形上不作画舫楼船的组合,而是采取单一屋盖,在纵长的东立面处理成歇山山面。

  中国古典园林屋脊的类型和组合富于变化,屋脊式样就分殿庭筑脊与厅堂筑脊两类。殿庭筑脊样式有龙吻脊、鱼龙吻脊;厅堂正脊分哺鸡脊、哺龙脊、凤头脊、纹头脊、甘蔗脊、雌毛脊诸式。每一类筑脊样式和垂脊饰样也丰富多姿。

  鸱吻在同一空间组合上,也避免重复。如网师园从濯缨水阁朝东北方向望去,集虚斋、五峰书屋和空亭上的鸱吻参差排列为凤头脊、哺鸡脊、如意头等脊。

  中国园林建筑装饰图案之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如格扇门窗样式和格芯采用的棂花图案有荷花、梅花、葵花、海棠、树叶及花边、花结等植物图案;有卧蚕、龟背锦、蝴蝶及鱼鳞等图案;有万字、亚字、回字、井字十字工字等;有轱辘线、冰裂纹、绳纹等图案;有各种几何图案如八角、六角、三角、四方、套方、半圆、椭圆、套环、方胜、瓶型、直棂、破子直棂、书条川、青条川、整纹川、一码三箭、菱形、方格、斜纹、毯纹、风车纹、插角乱纹、软脚纹、步步锦、灯笼锦、回云纹、如意纹等。由这些植物、动物、字形、几何图案等数十种为基础,又相互交错,组成了无数种图案样式的窗格芯棂花。

  伊东忠太:“日本之窗,普通为方形,至圆形与花形则甚少。欧罗巴亦为方形,不过有圆头或尖头等少数种类耳,中国则有不能想象之变化,方形之外,有圆形、椭圆形、木瓜形、花形、扇形、瓢形、重松盖形、心脏形、横披形、多角形、壶形等。”

  多样的造型。仅以门洞小品为例子,有:圆、横长、直长、圭形、长六角、正八角、长八角、定胜、海棠、桃、葫芦、秋叶、汉瓶等多种,而每种又有不少变化。如长方形洞门的上缘,除作水平线外,又有中部凸起,或以三、五弧线连接而成。洞门上角,简单的仅作海棠纹,复杂的常加角花,形似雀替;或作回纹、云纹,构图多样。

  就中国园林漏窗图式而论,明代计成《园冶》记载有“瓦砌连钱、叠锭、鱼鳞等类”,计成或嫌其俗,“一概屏之”,另列16式,有菱花漏墙式、绦环式、竹节式、人字式等欧洲杯,其他均无名目,“惟取其坚固”。

  苏州园林漏窗图案制式不断新翻,异彩纷呈,同一园林中花窗的图案拒绝相同,图案细节变化千姿百态:窗框有菱形、圆形、多边形、折扇形、倒挂金钟、如意、灯笼、宝瓶形、桃形、石榴、荷花等。花墙外形不一,或方、或圆、或六角、八角,或扇形、贝叶形等。大多是外框形状相同,但图案各异,于统一中求变化。

  窗芯花样更是异彩纷呈:框中构图,更以用材不同而异,初仅以瓦片搭配而成,后以木片构钉,刷以白粉,造图构形,更无限制,可随设计者之匠心而成精美之花纹。瓦片所搭者,有金钱、鱼鳞、锭胜、海棠、破月、水浪诸景,称为瓦样墙,多用于外墙之顶,瓦粉白,其端刷黑,黑白相映,倍觉鲜明,另成风趣。其余花墙,常作分隔走廊用,其式样有宫式、葵式、万川、八角灯景、竹节、书条、席锦、套环(绦环)、芝花、蘼茎……

  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独树一帜,这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如退思园九曲回廊是山水园动观赏景点,廊壁上开辟了九个图案雅致的漏窗,分别砌上唐李太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朗)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

  有清物漏窗,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如以博古器物诸如古瓶、玉器、鼎炉、书画和一些吉祥物配上盆景、花卉等各种优雅高贵的摆件组成的博古窗,琳琅满目,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琴、棋、书、画“四雅”漏窗,指的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琴、棋、书、画四桩雅事,正是文人风雅的象征物。狮子林九狮峰背后面南的粉墙上风格独具的四幅花窗一字儿排开,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设计精美,线条简洁,独树一帜。仅沧浪亭一处小园,就有花窗108式,其艺术之精湛、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天下一绝。

  苏州园林墙饰花窗图案足有数千种之多,去年我们在黄山书社出版的苏州《花窗》精选了近700例花窗图式。连续几孔漏窗图案,可以组合成一句吉祥语言,如东山雕花大楼门楼两旁围墙高处的四扇漏窗图案是纡丝、瑞芝、藤景、祥云,以寓“福寿绵长”的愿望。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即使同类题材的花窗,形象依然千差万别。如蝴蝶形象优美,且蝶与“耋”同音,八九十岁的老人在古时称耄耋,象征长寿,蝴蝶形花窗图式很多:苏州园林有外框为蝶形,或内有单蝶、双蝶、四蝶,中间镶嵌牡丹、葫芦、海棠、梅花、如意、芝花、卍等。台湾林本源园林蝴蝶张开双翅,翩翩欲飞,几乎为写真形。漏窗,正是以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犹如墙之眉眼,使之顾盼有姿,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产生变化,又因不同光影的照射,使花窗的投影犹如在白粉墙上绘就的一幅幅斑驳陆离、变幻不定的水墨画,成为园林美的重要构成元素。

  现代混凝土、玻璃和金属等都为塑性成型的建筑材料,固然可以加工成任意形状,但往往为了方便快捷,节约时间和成本,采用整体、标准化的统一生产加工,在精准细致的外观下带来的却是艺术的单调和无情。

  设计者往往将相同的图案排列在一起,花窗制作是用模子水泥浇铸的批量生产,图案一模一样,毫无变化,呆板板滞,如象征事事如意的柿蒂纹运用得比较多,寓意固然吉祥,但失去了视觉美感,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

  花窗的功能大致有“隔景”、“漏景”、“透景”诸类。美的元素如果运用失当,也会佛头着粪,变美为丑。

  避外隐内。计成指出:“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这“有观眺处”应该是在园内,花窗的“隔景”实际上是隔而不隔。花窗两侧一定得有景可“漏”、可“透”。花窗设置要“避外隐内”,即要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为建筑锦上添花。如果使用在外围墙上,势将园内清幽外泄,把外面尘嚣内渗,无异佛头着粪,且影响私密性和安全性。如果为增强外围墙的内部观赏功能,可以在围墙内侧作漏窗处理,外部仍为普通墙面。

  花样上茅房。“风景区多茶室,必多厕所,后者实难处理。宜隐蔽之。今厕所皆饰以漏窗,宛若‘园林小品’。余曾戏为打油诗:‘我为漏窗频叫屈,而今花样上茅房’之句。漏窗功能泄景。厕所有何景可泄?曾见某处新建厕所,漏窗盈壁,其左刻石为‘香泉’;其右刻石为‘龙飞凤舞’,见者失笑”,能不戒乎!——陈从周先生《说园》

  中国园林有法无式的营构原则,不仅打破了艺术的单调与乏味,而且也是妙造自然的艺术手段,符合艺术美法则。大自然中的事物个性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些热衷于“克隆”经典和一味追求视觉冲击的设计者们应该有所反思。

Copyright © 2012-2018 欧洲杯(买球)下单平台·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7027396号-1